献礼集团成立30周年 | 立德树人 润物无声——青岛市市北区国开实验学校期初专家讲座(一)
时间:2025-08-28 00:00 作者: 点击:19 次
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日,我校特邀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妺教授开展题为“立德树人 润物无声——课程思政赋能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实践路径”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王教授以“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内涵与价值”为切入,系统阐释了课程思政的核心概念。她指出,“课程思政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被唤醒的过程”。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思政教育超越传统课堂的深远意义,强调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是价值观的共鸣与精神的同频共振。
在第二部分“课程思政的融合方法与实施路径”中,王教授从“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入手,重点讲解了五大内容融合方法:元素挖掘法,引导教师从学科内核提取思政基因;情境创设法,以真实场景触发价值思考;问题导向法,以开放议题激发探究兴趣;实践体验法,以项目学习深化价值践行;以及榜样示范法,以杰出人物传递精神力量。她强调,好的思政教育应如盐在水,无形却有味。
为进一步深化理解,王教授结合三个真实教学案例,开展“学科思政案例改进示范”。她分别从文科、理科与艺体学科中选取典型案例,展现如何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讲授与能力培养之中。案例详实、剖析深刻,为在座教师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实践模板。
讲座尾声,王教授与我校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生物、美术等学科教师代表展开座谈交流。老师们踊跃提问,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就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评价设计、跨学科协同等实际问题与教授进行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不断。
最后,王妺教授强调,课程思政并非教育的额外任务,而是回归 “知识传递+价值观引领” 的教育本源。这种融合需智慧但并不难,无需改变教学主线或生硬贴标签,只需在梳理教材时多一份 “价值视角”,设计环节时多一层 “育人考量”,便能在细节处实现 “润物无声”。每位教师都是天然的育人者,当价值观培养自然融入知识传授,教育便实现了 “立德树人” 的崇高使命!
整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教学实际,为我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老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学科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教育之路,始于匠心,成于信念。我校将持续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助力每一位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共同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