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先听后上”——深化常态研讨·共享教育智慧

时间:2018-04-12 00:00 作者: 点击:206 次

本着实现有效教研、整体提高、课堂高效的目的,本学期伊始,青岛国开实验中学在教研组大力推行“先听后上”为主要形式的组内教研活动,共享教育智慧成果,进一步追求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何谓“先听后上”?“先听后上”是一种同科教师“错时上课、先听后上”常态听课研讨制度。学业指导处会根据同科教师的上课实际,把同学科的教师安排在不同的时间上课,第一位教师上课,同学科的其他教师先听课,听课老师根据所听的感受接着提出不少于三条建议,并且对自己的教案进行调整,取长补短,然后再到任教的班级上课。例如周一第一节A教师先上第一节,同年级同学科的B教师、C教师先去听A教师的课,课后B、C教师对该堂课提出有针对性的三条建议后再去上自己的课。第二天就是B-A、C;第三天就是C-A、B。这样将教研时效前移,再结合教后反思,达到一次教研两次收获的效果,保障天天有听课,时时有研讨。同时,教研组还要积极开展组内听评课活动,常态课、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复习指导课,把对教学的研讨真正能够落到实处,做到“精研、精细、精彩”。 

   为了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除激发组内的教研积极性外,还健全了分工领导推门进班听课制和组内教研评比制。分工领导参与分工教研组的“先听后上”活动以及集备活动,做实每个环节的工作:   

   1.教研组在集体备课时,提前一周确定好教学进度并选择课题或教学内容,确定一名上课人,所有老师知道课题后,都要去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形成“草案”。   

   2.课后第一时间,听课老师根据所听的感受及时填好“先听后上”常态研讨反馈单,包括三条优点、两条建议交给上课的老师,并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二次思考,再根据自己班级的学生实际,个人的教学风格,进行二次备课,最终形成“个案”再到任教的班级上课。而上课老师要根据反馈单写出反思并准备在当周的集体备课上进行交流。

   3.再到集体备课时,主备人首先对自己的“先教”进行教学回顾,并作简单的教学反思。接着组内老师把自己听课时的感想、听课后的思考进行交流。然后所有老师对这些意见进行讨论,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形成统一意见,最后教研组形成比较成熟的“组案”。

    这样的教研模式,以教研组为组织单位,以集体备课为教研平台。这样,让组内教研课活动的含金量加大,更让集体备课富有实效,避免了“纸上谈兵”、 “我行我素”,真正发挥出教研的作用。

    “先听后上”常态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更为便利的交流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彼此的观点。在教学理念、教学风格上带给参与者更多的反思,更深地体会到教师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法会建构出完全不同的课堂。从而有效的达到了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效果,直接引发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升。可以说“同课异构”、“先听后上”有效促使教研氛围的形成,大大提高校本教研活动效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