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经验分享
时间:2025-09-12 00:00 作者: 点击:6 次
新初一语文教学五大落地措施:
1. 做好“衔接课”,建立学科认知:开学第一课课不急于讲课本,专门做“小学与初中语文的差异”专题。用具体案例对比,比如小学阅读考“谁做了什么”,初中考“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写有何效果”;小学作文写300字记叙文,初中需600字以上且有观点、有细节。同时明确初中语文的“听说读写”要求,比如每节课设置2分钟微讲环节,让学生快速适应节奏。
2. 用“多任务”拆解预习,降低入门难度:针对初一学生预习无方法的问题,设计结构化预习任务。任务要求应避免“通读课文”这类模糊要求,而是细化为:①标注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注拼音、释词义(至少5个);②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记叙文写“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结果”,说明文写“说明对象+主要特征”);③提出1个不懂的问题(如“作者为什么要写XX细节”)。课前花5分钟抽查任务落实情况,确保预习落地。
3. 从“片段训练”起步,破解作文畏难:初一上学期不急于写完整大作文,重点做片段专项训练。比如学完记叙文后,布置“人物动作片段”(要求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特点);学环境描写后,布置“青岛冬天的风练笔片段”(结合五官开放法和修辞手法写200字)。每次训练后挑选3-4个典型片段,课堂上逐句点评“好在哪里”“如何改得更好”,让学生从“能写”过渡到“会写”。
4. 建立“错题本”,抓牢字词根基:要求每个学生准备“语文错题本”,特别强调基础错题部分必须记录三类内容:①课本及试卷中的易错字词(如“诀别”≠“决别”);②病句典型例子及修改思路(如“通过XX,使我…”缺主语,删“通过”或“使”);③古诗文默写易错句(标注易错字,如“海日生残夜”的“生”)。每周用晚自习时间复盘错题本,强化记忆。
5. 用“分层提问”激活课堂,兼顾不同水平:设计“基础-提升-拓展”三级提问体系。基础题面向后进生,如“《春》这篇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尝试朗读”;提升题面向中等生,如“能不能用小标题为这些景物图拟一个名字?”;拓展题面向优等生,如“能不能用添加动词法,让你的小标题更生动?”。提问时按“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 上一篇:美术教师一师一优课《永恒记忆》自述报告
- 下一篇:生物学科教师经验分享